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回家的路是否顺畅,工厂的订单是否充裕,奋斗在岗位上的人们是否有保障,各地持续发展的动能是否强劲……这些,都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
带着这份关心和关注,2025年一启幕,广西云-广西日报认真贯彻中宣部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部署,精心组织编辑、记者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多路记者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工地码头……用脚去丈量这片土地,用眼去观察百姓生活,用心去感受这火热的时代,并用笔去书写这些故事,讲述属于老百姓的喜和乐。
南宁市兴宁区上海路的年货市场销售红火,琳琅满目的春联、灯笼、福字、中国结等新春饰品,迎来众多市民前来选购。通讯员 喻湘泉 摄
在新春走基层中,广西云-广西日报坚持“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依托自治区级融媒体技术平台三级贯通的强大支撑,与各市(县、区)融媒体中心紧密合作,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各地迎春、闹春的热闹场面、民俗风情;细腻描绘了奋斗者坚守岗位、苦干实干的默默付出;记录全区各地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新气象;展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营造团结奋进、温暖和谐的浓厚氛围,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老百姓的生活幸福与否,是各级党委、政府最深切的牵挂。在“新春走基层”中,广西云-广西日报和各市(县、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跋山涉水,走进社区、乡村,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喜看各地群众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迎接新春,用各种寓意吉祥,象征勇敢、勤劳、奋斗的民俗活动,对美好生活给予了最真切的评价。
杀年猪,是最具新春意味开云体育平台的民俗。春节前夕,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走进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与村民一起享受年猪宴。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记者还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市级传承人温建业,正与村民们忙着为即将到来的“村晚”彩排文艺节目。从婉转悠扬的壮族三声部民歌,记者感受到各族群众对新年的期与盼。
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广西文化多样,内涵丰富、精彩纷呈,记者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下一个个美好瞬间。《时代新风润八桂 欢声笑语迎新春》《岭南年味 “梧”现精彩》《客家上灯节传承故乡情》等一系列作品,不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更展现了各地喜迎新春、崇尚文明的新风尚。
在新春走基层中,记者对民生给予了强烈关注。“新春走基层”开栏第一篇《菜篮子专线助农进城卖菜》,便将目光投注到辛勤的菜农身上,采写了地方政府和公交公司为解决菜农困难而推出的便民服务。《回家的路,更快更温暖了》《人犬合一 共护旅客平安出行》等,从多个维度聚焦民生,从一个个微举措,反映各级党委、政府为呵护民生所做的贴心服务。
新春走基层,锤炼了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让记者有了更丰富的积累,更具体的感悟。在观赏到钟山县花山瑶族乡民俗年味——粿条的制作过程后,记者感悟到,那些托盘上的金色粿条,既是瑶山人家写给岁月的家书,也是逢年过节时,古老文明与当代生活击掌相庆的信物。当传统年俗化为可触摸的温度、可品尝的美味,所谓文化传承,不过是让祖辈的手温,经由我们的掌心,继续传递给明天,岁岁年年。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新春走基层中,各路记者深入项目工地、生产车间,记录那些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展现八桂大地的奋斗姿态、昂扬斗志。尤其是在今年广西新春第一会发出了“干是不二选择”的号召后,八桂大地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发展更是掀起新的高潮。记者们记录下一个个瞬间,向一线劳动者们致敬。
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的建设是全国关注的焦点。与往年一样,这个春节,平陆运河的建设者们没有休息,仍在争分夺秒抢抓建设。2月2日,正月初五,广西云-广西日报的记者来到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钦州南珠大街跨江桥建设一线,登上国之重器“天骅”船,和坚守岗位的建设者们谈进度、聊家常,捕捉这个春天里的坚守、期盼和祝福。
虽然未能与家人团聚,但建设者们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激情与豪情丝毫不减,这份斗志也深深感染着记者。“深入基层,笔下生风,这是我新春走基层最深的感受。”采写记者坦言,他很自豪能够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这样的场景,让更多人知道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坚守,才能“天堑变通途”。
在新春走基层中,坚守的劳动者数不胜数。《万家团圆时,他们为生命守岁》记录了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如何守护健康;《“你们的平安就是年”》记录了春节期间更加繁忙的公安干警;《铆足劲,全力穿山凿洞》记录了重点工程的建设者们如何攻坚克难……
走进千行百业,总有人在默默付出,总有人在奋蹄扬鞭,总有人在用实干奋力书写美好的未来。他们,令人肃然起敬。
广西云-广西日报的两名记者,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到了保障能源供应的劳动者身上。在寒潮到来时,记者紧跟保障能源供应的劳动者,感受他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坚守,用一个群体的“苦”换来千万家庭的“福”,并由此深刻感悟:好新闻,一定是“走”出来的。只有深入基层,方能体验百味。
创新为魂,是这个新春里,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的信念。走访八桂大地,新技术、新产业、新动能拔节生长,让记者们为之振奋。
整个春节假期,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助理教授危增曦安排得满满当当:指导学生实验、修改科研论文、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
在新春走基层中,记者“贴身”采访了危增曦,体会到高校科研工作者在“实干”与“创新”精神引领下的不懈追求与辛勤付出,不由得感慨:科研工作不仅仅是实验室中的瓶瓶罐罐和复杂的计算公式,更是推陈出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着力点。
今年的广西新春第一会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要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
新春走基层中,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也广泛关注创新科技在广西的发展运用。《降本增效,这个AI会算账》生动描写了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板带厂冷轧C立方智慧管控中心的运作,展现了传统产业在AI的加持下,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转型升级;《一江春水,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则反映了梧州如何发挥机制创新,以西江为纽带,牵引产业发展;《网红产品再爆单》则从侧面展示了我区电商业态的蓬勃发展……
在新春走基层中,广西云-广西日报不但注重走基层,同样也坚持创新为魂,融合多种传播方式,让新春走基层报道深入广大受众。
广西云-广西日报在广西云客户端、广西新闻网开设专题《2025年新春走基层》集纳活动稿件。截至2月11日,广西云全平台(含广西云客户端、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微博、短视频平台)共发布新春走基层相关稿件457篇。其中,《东兰巴畴乡:“村BA”赛出乡风文明新风尚》《线上线下招聘齐开启!钟山县全面启动2024年“春风行动”招聘会》两篇稿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新春伊始,万物勃发。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将持续发扬新春走基层的扎实作风,讲述广西精彩故事。